中央內容區塊[快捷鍵Alt+C]
:::

與署長有約:「面對氣候變遷的循環經濟」

會議時間
114年09月16日10:00至12:00
會議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 法律學院霖澤館3樓1301多媒體教室
(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台北市大安區辛亥路、復興南路二段交叉口))
主辦單位
  • 環境部
  •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政策與法律研究中心
  • 國立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_IPCS_
  •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永續發展與民主治理平台
  • 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
  • 臺大氣候行動社
執行單位
  • 財團法人台灣綜合研究院
會議資料
【與署長有約】面對氣候變遷的循環經濟合照
【與署長有約】面對氣候變遷的循環經濟現場
【與署長有約】面對氣候變遷的循環經濟

本活動以「面對氣候變遷的循環經濟」為主題,聚焦產業發展循環經濟的減碳實例與倡議。本次論壇中,環境部資源循環署賴瑩瑩署長闡述了全球邁向循環經濟的趨勢,強調台灣正從回收經濟轉型為資源經濟,目標是最大化資源循環,最小化廢棄物產生。她提出了多項國家層級的政策與策略,以應對氣候變遷、減少碳排、提升資源韌性,並系統性地推動資源永續利用。他強調台灣在資源回收率方面表現優異,2024年達到59.6%,高於全球多數國家。她特別提到「循環廢清雙法」的推動,旨在透過法規調適,兼顧循環激勵與強化治理,以期減少廢棄物、創造循環經濟市場。此外,賴署長也分享了咖啡渣、塑膠和紡織品等多個資源循環的成功案例,並透過「永續產品五作法」及「循環再設計中心」來打造台灣綠色品牌與循環新生活。。

環境部循環署-賴瑩瑩署長
環境部循環署-賴瑩瑩署長

蘇揚是畜牧業第二代,他實踐了從農場到餐桌的單一牧場直營一貫化豬場模式,致力於永續與綠能養豬。他們將畜牧業的各個環節,從飼料配製、種原選育、豬隻飼養、畜產加工到廢棄物處理,都納入循環經濟的考量中,目標是最小化資源耗用並解決環境污染問題,將豬場轉型為能源型畜舍。他所經營的中央畜牧場的突出成就包括其沼氣發電系統,年發電量約200萬度,足以供應550戶家庭用電,並有效減少碳排放1017.6公噸CO2e,被譽為台灣畜牧沼氣發電效率第一。蘇揚跟他的團隊也積極進行資源再利用,例如將沼液取代10%灌溉水,並與屏科大合作開發「靜堆式堆肥技術」榮獲紐倫堡發明獎銀牌,每年產出320公噸有機堆肥。此外,他們也透過舉辦導覽、實體演講和線上傳播,積極參與環境教育及環境認養活動。

蘇揚(中央畜牧場第二代經營者、紐倫堡發明獎銀牌)
蘇揚(中央畜牧場第二代經營者、紐倫堡發明獎銀牌)

服裝設計師 / 永續教育工作者金蓓雯擁有零廢棄設計專利,其創新時裝作品曾在印度聯合國、紐西蘭但尼丁時裝週及香港故宮等國際平台發表,展現了她在永續時尚領域的先驅地位。她強調一個服裝產品80%的環境影響力在於其設計階段。她倡導「零廢棄設計」理念,認為所有的資源使用都是一種分配,沒有「無用的」資源,挑戰傳統服裝製程中資源被區分為「有用」與「無用」的觀點。她相信永續循環的未來需要個體賦能與群體共創。蓓雯也分享透過她的同名永續時尚品牌「peiwenjin」,她為產業提供創意解決方案,並透過永續教育、跨界合作、工作坊和參與式策展,啟發公眾對環境的珍視與責任意識。她的核心理念是:「永續」是發揮創造力,同時對每一個決定負責,以及「沒有什麼會真正消失,一切都會轉化」。。

金蓓雯(獨立服裝設計師、 永續時尚品牌peiwenjin創辦人)
金蓓雯(獨立服裝設計師、 永續時尚品牌peiwenjin創辦人)

第三位講者是台灣循環基金會董事長黃育徵,他指出儘管科技不斷進步且回收率高,但台灣仍面臨垃圾和環境問題,這是因為現有的經濟模式出了問題。他主張應建立一個新的模式,讓既有的過時,並強調循環經濟是實現永續發展的重要途徑,以達成經濟與環境共榮。黃董事長呼籲台灣必須跳脫 70 年來的代工宿命與線性的破壞,從「線性供應鏈」轉型為「循環供應網」,並將打造「韌性、淨零、進步」的循環台灣設定為 2035 願景。為了實現這個轉型,他提出透過數位/智慧化(如 End-to-End 資源身份護照),可以同時管理有形的物質流與無形的數位流。黃育徵同時提出「循環三部曲」(循環好主意、循環好治理、循環好生意)的路徑圖,並強調需透過「重新設計」(Redesign)和「重新定義」(Redefine)這兩個R,超越傳統上對於廢棄、去化、擁有、製造與物流的觀點,以達成數位化/智慧化、資源脫鉤與高資源循環的三大目標。基金會的實踐之道,是匯集先行者案例故事、提供企業實踐路徑圖與產業循環願景,協助企業掌握低碳循環新契機。

黃育徵董事長(循環台灣基金會)
黃育徵董事長(循環台灣基金會)
聯絡資訊
  1. 電話:(02)8809-5688 #204
  2. Email:wantse.chen@tri.org.tw
  3. 聯絡人:陳小姐
網站顏色切換 深色模式
返回頁面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