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 年中華民國溫室氣體國家報告表1-第1章-第2章-第3章-第4章-第7章-第8章-第9章
執行摘要
- 
	圖 1-2022 年各類溫室氣體排放占比PDF
 - 
	圖 2-臺灣1990 至2022 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移除量趨勢PDF
 - 
	圖 3-臺灣1990 至2022 年清冊部門別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PDF
 - 
	圖 4-溫室氣體排放淨零路徑PDF
 
第一章
- 
	圖1.1-1-臺灣中央政府現行組織圖PDF
 - 
	圖1.1-2-臺灣地方行政區域簡介圖PDF
 - 
	圖1.2-1-臺灣人口成長趨勢PDF
 - 
	圖1.3-1-臺灣全島地形圖PDF
 - 
	圖1.3-2-都市土地及非都市土地(國家公園土地)之使用情形(左圖:都市計畫土地使用面積比例-土地使用分區別;右圖:非都市計畫土地使用面積比例-土地使用分區別)PDF
 - 
	圖1.4-1-臺灣年平均氣溫變化趨勢PDF
 - 
	圖1.6-1-2024 年全國整體能源供給結構PDF
 - 
	圖1.6-2-2024 年全國發電結構PDF
 - 
	圖1.8-1-建築能效標示圖例PDF
 - 
	圖1.8-2-公有新建建築強制導入建築能效評估之預定時程PDF
 - 
	圖1.10-1-臺灣森林林型分類PDF
 
第二章
- 
	圖2.1-1-臺灣國家溫室氣體清冊準備程序PDF
 - 
	圖2.2-1-臺灣1990 至2022 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和移除量趨勢PDF
 - 
	圖2.3-1-2022 年各類溫室氣體排放占比PDF
 - 
	圖2.3.1-1-臺灣1990 至2022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趨勢PDF
 - 
	圖2.3.2-1-臺灣1990 至2022 年甲烷排放量趨勢PDF
 - 
	圖2.3.3-1-臺灣1990 至2022 年氧化亞氮排放量趨勢PDF
 - 
	圖2.3.4-1-臺灣1993 至2022 年氫氟碳化物排放量趨勢PDF
 - 
	圖2.3.5-1-臺灣1999 至2022 年全氟碳化物排放量趨勢.PDF
 - 
	圖2.3.6-1-臺灣1999 至2022 年六氟化硫排放量趨勢PDF
 - 
	圖2.3.7-1-臺灣1999 至2022 年三氟化氮排放量趨勢PDF
 - 
	圖2.4-1-臺灣1990 至2022 年清冊部門別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PDF
 - 
	圖2.4.1-1-臺灣1990 至2022 年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PDF
 - 
	圖2.4.2-1-臺灣1990 至2022 年工業製程及產品使用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PDF
 - 
	圖2.4.3-1-臺灣1990 至2022 年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PDF
 - 
	圖2.4.4-1-臺灣1990 至2022 年土地利用、土地利用變化及林業部門碳移除量趨勢PDF
 - 
	圖2.4.5-1-臺灣1990 至2022 年廢棄物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趨勢PDF
 
第三章
- 
	圖3.2.1-1-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組織架構圖PDF
 - 
	圖3.2.1-2-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組織架構圖PDF
 - 
	圖3.2.1-3-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組織架構圖PDF
 - 
	圖3.2.1-4-氣候法部會分工推動架構PDF
 - 
	圖3.2.2-1 氣候法架構圖PDF
 - 
	圖3.3.1-1-臺灣溫室氣體減量路徑圖PDF
 - 
	圖3.3.2-1-製造部門近年行動方案執行成果摘要PDF
 
第四章
- 
	圖4.2-1-溫室氣體排放淨零路徑PDF
 - 
	圖4.3-1-溫室氣體排放路徑預測流程PDF
 - 
	圖4.3.1-1-總人口成長趨勢(高、中及低推估情境)PDF
 - 
	圖4.3.1-2-太陽光電累計設置量目標PDF
 - 
	圖4.3.1-3-離岸風電累計設置量目標PDF
 - 
	圖4.3.1-4-地熱累計設置量目標PDF
 - 
	圖4.3.1-5-小水力累計設置量目標PDF
 - 
	圖4.3.2-1-能源部門(自用)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推估流程圖PDF
 - 
	圖4.3.2-2-製造部門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推估流程圖PDF
 - 
	圖4.3.2-3-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推估流程圖PDF
 - 
	圖4.3.2-4-商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推估流程圖PDF
 - 
	圖4.3.2-5-運輸部門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推估流程圖PDF
 - 
	圖4.3.2-6-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推估流程圖PDF
 - 
	圖4.3.2-7-環境部門溫室氣體排放趨勢推估流程圖PDF
 
第五章
- 
	圖5.1.1-1-臺灣全年平均氣溫距平值變化趨勢(6 個百年測站)PDF
 - 
	圖5.1.1-2-臺灣全年平均氣溫距平值的未來變化趨勢(CMIP6 氣候模式)PDF
 - 
	圖5.1.1-3-臺灣未來氣溫模式推估趨勢分布圖PDF
 - 
	圖5.1.1-4-臺灣(左)冬季與(右)夏季長度的歷史與未來變化模擬(CMIP6 氣候模式)PDF
 - 
	圖5.1.2-1-臺灣海峽長期海溫變遷趨勢(摘自Lee et al., 2021)PDF
 - 
	圖5.1.3-1-歷史與不同GWL 下臺灣平均(上)溼季與(下)乾季的降雨空間變化PDF
 - 
	圖5.1.3-2-(左)暖化情境下推估世紀末的春季CDD的變化(單位:日年)。(右)GWL全臺平均的重現期年最大1日暴雨強度PDF
 - 
	圖5.1.4-1-RCP8.5情境下,21世紀中(黃色)與世紀末(紅色)的(a)影響臺灣颱風頻率、(b)強颱頻率、(c)近中心最大風速、(d)距中心200km內平均雨量的模擬結果PDF
 - 
	圖5.1.4-2-臺灣未來氣溫模式推估趨勢分布圖PDF
 - 
	圖5.1.4-3-臺灣平地高溫超過36℃日數未來推估變化(CMIP6模式)PDF
 - 
	圖5.1.4-4-自1910年至2021年每年雨量超過(a)大雨門檻80毫米、(b)豪雨門檻200毫米及(c)大豪雨門檻350毫米總日數之距平時間序列圖。各測站氣候值為1961年至1990年之平均。線條顏色分別代表北部(紅色)、中部(綠色)、南部(黃色)、東部(紫色)、山區(咖啡色)、外島(淺藍色)及6個百年測站(灰色)PDF
 - 
	圖5.1.4-5-夏季午後對流發生頻率及降水強度特徵,使用臺灣地面測站資料(1961年至2012年間)PDF
 - 
	圖5.1.4-6-於RCP8.5情境下HiRAM-WRF動力降尺度於世紀末的夏季(6-8月)午後對流降雨頻率及強度推估。斜線區域代表該變化通過90%可信度統計檢定PDF
 - 
	圖5.1.5-1-(左2圖)空品不良(臭氧)日數在秋冬兩季的日數與(右2圖)暖化情境下(GWL4℃)的日數變化模擬結果PDF
 - 
	圖5.1.6-CMIP6 暖化情境說明PDF
 - 
	圖5.2.1-全臺灣危害分布圖PDF
 - 
	圖5.2.2-不同氣候變遷情境下連續不降雨日數增減情況PDF
 - 
	圖5.2.3-全球暖化程度不同情境下最小人口統計區之坡地災害風險PDF
 - 
	圖5.2.4-1-氣候變遷影響下流量變化率 (%)PDF
 - 
	圖5.2.5-1-全球暖化程度1.5℃(上圖)及2.0℃(下圖)海平面上升情境下,臺灣海岸溢淹面積占比前三名縣市PDF
 - 
	圖5.2.6-1-未來氣候情境下 (RCP8.5) 水稻及玉米產量改變率PDF
 - 
	圖5.2.7-1-氣候變遷下臺灣地區溫濕度指數 (THI) 變化趨勢PDF
 - 
	圖5.2.8-1-AR6 全球暖化程度之文蛤養殖漁產業高溫危害變化率PDF
 - 
	圖5.2.9-SSP1-2.6 及SSP2-4.5 推估2040 年劍尖槍鎖管資源趨勢PDF
 - 
	圖5.2.10-AR5 RCP4.5 臺灣天然森林的分布與未來三階段變化圖PDF
 - 
	圖5.2.11-CMIP6 預測未來全球海洋生物量的變化趨勢PDF
 - 
	圖5.2.12-溫度與重鬱症發病率的反應曲線長期暴露於溫度和重鬱症發病率的劑量反應曲線PDF
 - 
	圖5.2.13-全臺生理等效溫度 (PET) 分布圖PDF
 - 
	圖5.2.14-城鄉土地利用衝擊PDF
 - 
	圖5.3.1-國家氣候變遷調適分工架構PDF
 
第六章
- 
	圖6.1.1-1-臺灣最新一期「科技發展策略藍圖」PDF
 - 
	圖6.1.2-1- 國科會氣候變遷整合服務平台於綱要計畫以及政府與產業氣候調適之角色PDF
 - 
	圖6.2-1-交通部中央氣象署測站分布圖PDF
 - 
	圖6.2-2-中央氣象署依據世界氣象組織公布地球觀測系統資訊PDF
 - 
	圖6.2-3-2023年3月10日(農曆2月19日)凌晨2時19分中央氣象署接收繞極衛星(SNPP)觀測直接廣播,由左至右顯示日夜光頻道影像、日夜光與紅外線組合成的多頻道合成圖以及紅外線色調強化雲圖。左及中圖藍色圈圍可明顯見到黃海到東海的大範圍海霧;而陸地上的晴空區可見明顯的城市燈光PDF
 - 
	圖6.2-4-中央氣象署接收向日葵9號衛星觀測的真實色(左圖)及紅外線色調強化影像(右圖)。顯示2023年度西北太平洋上第一個強烈颱風─瑪娃(編號第202302號)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上,雲系結構扎實渾圓,中心有深厚的雲牆圍繞,眼型清晰可見PDF
 - 
	圖6.2-5-中央氣象署接收福衛七號所產製大氣垂直剖面(左)及全球溫度產品圖(右)PDF
 - 
	圖6.2-6-臺灣氣象雷達觀測網PDF
 - 
	圖6.2-7-臺灣海象監測PDF
 
第八章
- 
	圖8.2.1-1-國合會李朝成秘書長與加勒比海共同體發展基金執行長Rodinald Soomer簽署「女性中小企業綠色信用保證案」(CRAF – Women SMEs Program)合約PDF
 - 
	圖8.2.1-2-國合會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合作協助立陶宛維爾紐斯市全面更新市區無軌電車系統,81萬維爾紐斯都會區居民得享便捷低碳排之公共運輸PDF
 - 
	圖8.2.1-3-帛琉婦女、青年暨中小企業轉融資計畫受益戶Melnguis Mesubed開心的展示由當地漁夫捕捉寄賣的紅樹林蟹,Mesubed先生創業的目的除了改善家計,也期許自己的店面能協助當地社區對外販售具特色之商品,目前已有8間小型企業產品在Mesubed開設店鋪中販售PDF
 - 
	圖8.2.1-4-國合會在帛琉執行之「帛琉婦女、青年與中小企業轉融資計畫」,臺灣專家考察帛琉婦女團體所經營的當地風味餐與文化參訪觀光行程,了解帛琉觀光產業發展對當地社區產生的影響PDF
 - 
	圖8.2.3-1-國合會在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執行之「固體廢棄物處理及循環利用計畫」與克國在地小學合作設置資源回收桶,總理德魯(Terrance Drew)、環境部長柯拉克(Joyelle Clarke)、駐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大使館林昭宏大使、駐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技術團羅元宏團長皆出席活動PDF
 - 
	圖8.2.3-2-2023年「廢棄物管理研習班」國合會與臺、美環保署及我海保署等長官出席開訓儀式PDF
 - 
	圖8.2.3-3- 2022年「永續防災研習班」臺、日產官學研專家對談PDF
 
第九章
- 
	圖9.1.1-1-氣候變遷調適教育教學聯盟運作機制PDF
 - 
	圖9.1.1-2-第七屆SDGs 生態城鄉實踐跨校交流工作坊PDF
 - 
	圖9.1.1-3-水資源領域教學聯盟生活實驗室「灌溉與排水工程」課程PDF
 - 
	圖9.1.3-1-教育部教育推動架構圖PDF
 - 
	圖9.1.4-1-食、衣、住、行、育樂、購各面向繪本PDF
 - 
	圖9.1.4-2-淨零綠生活教材、教案15 冊PDF
 - 
	圖9.2.1-1-製造業人才培訓課程PDF
 - 
	圖9.3.1-1-2022 年11 月23 日「節能戰略- 工業節能」社會溝通會議PDF
 - 
	圖9.3.1-2-2023 年11 月28 日「電動時代・淨零未來」行動論壇PDF
 - 
	圖9.3.1-3-2023 年新興竹產業發展計畫研習工作坊輔導情形PDF
 - 
	圖9.3.1-4-「2024 世界竹論壇」與會貴賓大合照PDF
 - 
	圖9.3.1-5-「永續發展- 新興竹產業焦點論壇」與會貴賓大合照PDF
 - 
	圖9.3.1-6-「竹夢踏實、點竹成金」跨域整合技術即時協助示範成果發表暨媒合會PDF
 - 
	圖9.3.1-7-2023 年森林市集PDF
 - 
	圖9.3.1-8-2023 年建材展PDF
 - 
	圖9.3.1-9-獎勵輔導造林及林業永續多元輔導方案政策說明會PDF
 - 
	圖9.3.1-10-「氣候公民對話平臺」視覺化政策資訊PDF
 - 
	圖9.3.2-1-總統與副總統於世界地球日接見「2024 年第21 屆全國NGOs 環境會議環保團體代表」PDF
 - 
	圖9.3.2-2-臺灣指標建築物響應「地球一小時」PDF
 - 
	圖9.3.2-3-「RE10X10 企業綠電倡議2023 年度報告」記者會暨交流茶會PDF
 - 
	圖9.3.2-4-臺灣淨零行動聯盟成立大會.PDF
 - 
	圖9.3.2-5-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第二屆啟動記者會PDF
 - 
	圖9.3.2-6-2024 淨零城市系列論壇PDF
 - 
	圖9.3.2-7-產業碳中和聯盟成立大會PDF
 - 
	圖9.3.2-8-三場低碳建築政策交流座談會PDF
 
附錄
- 發布單位:環境部
 - 發布日期:114-10-27
 - 檢視更新日期:114-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