頁面中央內容區塊[快捷鍵Alt+C]
:::
農業部門

我國農業部門西元2022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約為6.168百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MtCO2e),占全國總排放量約2.16%,排放量主要來自農牧及林業和漁業。

-滑鼠移到圖上可顯示個別排放量,也可於圖片下方點選查看各業別的變化趨勢

資料來源:「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2024年版)」,排放統計資料更新自1990至2022年,依IPCC第5次評估報告(AR5)之溫暖化潛勢值(GWP)計算。

第一期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2016-2020)

執行成果

辦理有機農業獎勵及補助措施,提高友善環境耕作面積達1.5754萬公頃,減少0.96萬公噸CO₂e;對地綠色環境給付措施面積43.8萬公頃;輔導國內豬隻投入沼氣再利用(發電)累計250 萬頭,當年度減碳量5.889萬公噸CO₂e;維持及確保國內畜禽產品自給率,維持毛豬自給率90%以上、禽蛋自給率100%及禽肉自給率達80%;漁船漁筏收購及處理計畫,累計收購8 船116 筏,累計減碳量0.777萬公噸CO2e;獎勵休漁計畫,累計50,817艘,減碳量約為40.857萬公噸CO₂e;造林累計增加3,207公頃面積,碳吸存2.386萬公噸CO2e;加強森林經營面積累計3,790 公頃,新增碳移除量1.018萬公噸CO₂e。


檢討分析

需兼顧糧食安全,穩定農漁民所得及產銷平衡之目的,以確保國家安全,因推行農業生產自動化、設施優化、推廣強固型農業設施進行蔬果溫溼度調節、畜牧場生物安全強化推廣負壓水簾式畜舍、推動冷鏈冷藏設施(備)等,農業用電微幅增加。惟農業部門配合國家政策推動能源轉型及森林碳匯皆具有跨部門之貢獻。


精進作為

擴大發展以粗糠取代燃油;推動大糧倉計畫,種植落花生、大豆與紅豆等作物,改以根瘤菌接種取代氮肥施用等固氮作用技術;合理化使用生物性資源物,以獎勵及補助措施,鼓勵養殖漁業汰換成具高效節能水車,達成節能減碳效益。

第二期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2021-2025)

農業部門2025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目標為5.006MtCO2e,等於相較2005年減少37.38%。為了達到上述目標,行政院於2022年9月16日核定第二期部門溫室氣體排放管制行動方案,推動以下策略:

FARMING
推動友善環境農業耕作
  • 推廣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
  • 推動綠色環境給付
  • 配合當年度水情適時調整水稻種植灌溉面積
  • 稻殼(粗糠)取代燃油節能減碳措施
  • 大糧倉計畫(固氮作用)
  • 推廣生物性資源物
LIVESTOCK AND FISHERY
推動畜禽業和漁業永續轉型
  • 維護畜牧場沼氣利用(發電)
  • 維持及確保國內畜禽產品自給率
  • 漁船(筏)收購及處理計畫
  • 獎勵休漁計畫
  • 節能水車計畫
FOREST
健全森林資源管理
  • 造林:(1)海岸及離島造林;(2)國有林造林;(3)山坡地獎勵造林
  • 加強森林經營:(1)復舊造林;(2)中後期撫育作業
2023年農業部門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成果報告

各部門每年都會發布「溫室氣體減量行動方案成果報告」,說明各項減碳策略的推動進度,一起來看看農業部門2022年各項策略的推動進度,將為社會帶來那些改變!


推動友善環境農業耕作
17,365公頃
2023年通過有機驗證面積達17,365公頃
24,114萬公頃
2023年有機及友善耕作面積累計共24,114公頃
43.7萬公頃
2023年推動對地綠色環境給付達43.7萬公頃

推動畜禽業和漁業永續轉型
7.5萬公噸
2023年輔導畜牧場投入沼氣利用,減少7.5萬公噸CO2e溫室氣體排放
3,042組
2023年累計補助養殖漁業高效節能效益之增氧機共計3,042組
28,585艘
2023年第二期(2021-2023年)獎勵休漁計畫,申請漁船數共28,585艘

健全森林資源管理
235公頃
2023年造林面積為235公頃
503公頃
2023年加強森林經營面積為503公頃,碳移除量約1.527萬公噸CO2e
我有意見 返回頁面頂端